一、加强监管。既然消费者、餐馆和市场都不需要假冒调味料,为何这些假冒伪劣产品仍能生产并销售。归根到底,还是因为假冒伪劣产品造价相对较低,对应过来的就是相应的经销商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。在高额利润的诱惑之下,不少经销商就会通过采购假冒伪劣产品来代替正规的产品。由于品牌厂商之间存在着多层级的经销商体系,所以就会出现规范市场无力的尴尬局面出现。
因此。相关的执法部门和调味品厂家需要加强对经销商体系的监管。
二、调整价格。随着产品材料的不断上涨,相关的调味品厂家会通过不断提升产品价格
来获得相应利润。这样的初衷本来没有错,但如果价格掌控不好,就会很容易流失原有的经销商和顾客。所以,相应的调味品厂家不能一味提升产品的价格,而是应该综合考虑市场价格变化、下级供应商接受程度、消费者消费能力等多个方面的因素。
三、创建完善的服务体系。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,主要以传统渠道发展的众多调味品厂家也应调整自身的销售渠道,因为从“供应商”到“零售商”的转变是整个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。但目前而言,很多厂家更多的是直面供应商,而不是消费者。如果想分得电商行业所带来的大蛋糕,那这些厂家就得逐渐将重点转到消费者的身上。如此一来,它们就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服务体系,无论是售前服务,还是售后服务,亦或是运输过程中的物流服务。它们都得逐步,甚至是快速创建起来。
四、品牌的自我提升。在这个讲究品牌效应的时代之下,众多的调味料品牌更应注重自身品牌的管理。这里面主要涉及两个方面,一是产品本身质量问题。要赢得长期顾客,厂家就必须生产质量过关的产品,否则的话,再多的工作都是无谓的。在这方面做得好的有恒顺集团、一品生物、老干妈等。二是品牌效应的增强。在这个推崇品牌的时代,众多调味品厂家如果想更快获得广大顾客的支持和欢心,那巩固自身的品牌效应是很有必要的。因为很多时候,顾客买的不是产品本身,而是产品背后的文化。
简而言之,食品安全这个问题固然不是一两日就可以解决的,但如果相关的部门和企业如果可以做到以上几点,那很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,广大顾客的健康问题也会得到更大的保障。